找到相关内容3527篇,用时5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盛唐至北宋流行的净土教行仪

    诵观佛三昧”,“历代大藏经均未收录”[1][P730]。   后来方先生在其主编之《藏外佛教文献》(第三辑)“卷首语”中谈及《相好经》时进一步指明其性质:“按照中国佛教的传统,这类经典,理所应当视为...(1976年);日本小野玄妙著、杨白衣译:《佛教经典总论》,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王文颜《佛典疑伪经研究与考录》,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中国汉地在东晋以前即出现疑伪经,东晋道...

    张先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5372685038.html
  • 中国佛教的现代意义

    经验也值得总结、阐扬。中国佛教内部的圆融,主要表现为,一是教相判释,二是中印异质文化融合,三是诸宗合流。教相判释即判教。佛教经典浩如烟海,且又大小乘不同派别的学说混杂一起介绍过来,在教义内容上多有不一致之处。中国佛教各宗派普遍采用判教方式,把各经典加以综合、融通,依说法的时序、对象、内容和形式的不同进行排列,成为一种顺序过程,而不致产生矛盾。关于中印文化,印度佛教追求未来,重在来世的安顿,中国文化...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022285458.html
  • 万世译经师——鸠摩罗什菩萨略传

    》等诸般若系经典,实为大乘佛法「如来藏法」之传人也。其后约两百年,正当是后继者玄奘菩萨(公元602年~ 664年)的少年时期,跟随他二哥至「洛阳净土寺」学习佛教经典。玄奘十一岁时即开始诵读「鸠摩罗什...火化;当灰飞烟灭,身形化了,唯舌不变。这正应验了他从前的誓愿,留给我们无尽的沈思和缅怀!   中国佛教史上,鸠摩罗什菩萨贡献卓越,其所译大乘经典,以悟达为先,深得佛旨。自出经以来,其法味历代飘香,...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15594086286.html
  • 试论“三武灭佛”的共性

    、银、铜、铁像,敕出后限于一月之内,一律缴官。如有违反,由盐铁使依禁铜法处分。而与此同时,佛教经典的散失也是非常严重的,尤其是天台宗和华严宗的著作,有些中土已经失传,只能从新罗、日本转抄过来。据《佛祖...   试论“三武灭佛”的共性   张宝生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安,710062)   摘要:在中国佛教史上曾发生过“三武灭佛”事件。本文采用比较的方法探讨“三武灭佛”的...

    张宝生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15594586293.html
  • 中国西藏的历史沿革

    僧相”。815年赤德松赞的儿子赤祖德赞(热巴巾)继位后,进一步推行尊崇佛教的政策,修建寺院,增加僧人,大规模翻译佛教经典。在他们父子在位的期间,吐蕃的佛教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敦煌文书中大量精美的藏文佛经...住持托林寺,翻译经典,传法授徒,逐渐推广佛教,史称“上路弘法”。   在后弘期初期的一个世纪中,卫藏十人和他们的弟子在前后藏各地建立了许多增团和寺庙,成为西藏佛教的主流,遗留至今的康玛县的艾旺寺和...

    陈庆英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230486331.html
  • 简论青藏高原文化

      1、从元朝到清朝中期是青藏高原经济文化持续发展的时期,在翻译佛教经典为藏文的基础上,藏族学者写作了大量的自己的著作,从萨迦派的萨迦五祖开始保留下来的藏族学者的个人著作文集达二百余种,包括了宗教...伏尔加河流域,藏传佛教成为占首要地位的宗教,藏族的文字经典、造像艺术、绘画、音乐舞蹈等也影响到这些地区。满族皇室的崇信藏传佛教则使北京的香山、圆明园、颐和园乃至皇宫中都有藏传佛教的寺庙和佛像、佛塔等。西...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231786370.html
  • 关于佛化婚礼的五点争论

    比丘尼不能为她人做媒嫁戒,违者为僧残重罪。除此之外,佛教经典没有说出家人不能作证婚人,也没有说出家人可以作证婚人。   从佛教解脱道的观点来衡量,出家人最好不做证婚人,利于自己的修道生活,使比丘尼别...我们将佛化婚礼与佛教的传统进行比较和分析,来看看它有没有跟经典,或者是相关的要求有一定违背,或者说有一定距离的地方,我们可以慢慢分析。   首先,我们先以圣言量为依据。佛教里讲一切都要以经典,以佛陀...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231786372.html
  • “心”的佛教之最终成熟

    兴盛之后便销声匿迹——这是中国佛教史中的一个常识。二是“楞伽禅”之外不太受人关注的甚至有意与“楞伽禅”相对抗的〔23〕各种各样的禅法实践,这是中国人自己在达摩所造成的“习禅热”中依据佛教经典创立的禅法(...人不知所以。其实,这个原则在大乘佛教经典里早就广有言说,如《金刚经》云:“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基于此,才有“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这个“无所...

    陈坚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425386649.html
  • 宋代“文字禅”的思想读解

    言说已粗,况舒在纸,粗中之粗矣”。口传已经是不得已的方便,但它比书写的方便还是具有优先性。到了“经典禅”的时代,祖师们不再需要借助于会通经典来为禅的合法性辩护,他们甚至运用特殊的话语方式,把佛教经典从...光阴(十二世纪下半叶,随着大慧宗杲(1089—1163),“看话禅”与宏智正觉(1091—1157)“默照禅”的兴起而衰微),却累积了中国佛教思想史上相当值得注意的解释资源。由于“文字禅”的思想运动在...

    龚隽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13490387034.html
  • 略述唯识学对赖耶存在的论证

    随着唯识学弘扬的需要逐步完善起来的。其论证的内容及方式既有前后继承关系,又体现了各自不同的风格。   本文通过大量经论证明了阿赖耶识的建立是直接依据大乘经典,是究竟了义之说,否定了部派佛教学者的...阿赖耶识存在的必要。激发笔者写作此文的主要原因是,近代以来教、学两界人士有些人研究佛教,不视佛家思想为传播,而视之为发展,认为在卷帙浩繁的佛教经典中,《阿含经》形成最早,最真实地反映了佛陀一生的教法,而大乘...

    上恒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7153787347.html